5G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万物互联、数据流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以泛在连接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各类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5G规模化应用将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赋能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信息通信业现代化,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工信部联通信〔2024〕227号,简称《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方案》围绕应用、产业、网络、生态“四个升级”,系统部署了13项重点任务和4项保障措施,通过持续增强5G规模应用的产业全链条支撑力、网络全场景服务力和生态多层次协同力,全力推进5G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多方位赋能。
三大发展格局推动5G应用量质齐升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通信网络设施。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收官,我国5G基站数达337.7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24个,超额完成18个的发展目标;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8.05亿户,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57%,超过40%的既定目标。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5G应用发展正处于由技术驱动转向价值牵引、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牵引的关键窗口期,需要持续加强政策引导,巩固现有发展成果,进一步推动5G应用实现量的规模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无线电研究中心副主任、5G应用产业方阵副秘书长潘峰在接受中国工业报采访时表示,本次《方案》的最大亮点是全面描绘了未来三年5G应用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5G规模赋能成效凸显;5G产业供给不断丰富;5G网络能力显著增强;5G应用生态加速繁荣。
到2027年,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85%,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75%,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38个;5G融合应用标准超150项,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现5G-A超宽带特性规模覆盖;大中型工业企业5G应用渗透率达45%,建成7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培育200家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
“对于5G应用高质量发展而言,5G能力普适是前提和基础,5G应用普及是重点和关键,5G赋能普惠是目的和意义。”潘峰表示,这三点既是5G应用高质量发展的下一阶段目标,又是未来三年推进的三大着力点。
“《方案》为新阶段5G技术和应用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路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副主任王翠林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是明确演进路径,有序推动5G向5G-A按需演进。《方案》提出要“构建5G-A产业链”,“加快5G-A国际标准研制,推进网络、基站、终端等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广泛凝聚行业共识,加快5G-A商用网络部署。
二是强调多技术融合,深入推动5G与各类数字技术高效协同。《方案》提出要推进5G与AI、北斗、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以及行业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供需双方结对攻关,深化跨领域技术联合创新,健全5G融合应用技术研发体系。
三是增加多元供给,加快推动低成本高质量终端产品应用普及。《方案》明确提出“研发推广基于5G技术的‘小快轻准’数字化技术产品”,“着力提升芯片/模组、融合终端/装备、行业虚拟专网等关键环节低成本高质量供给能力”,“扩大5GRedCap等技术应用”,这将有力促进低成本、轻量化终端产品快速成熟普及,不断适配行业应用主体差异化需求。
四是深化应用协同,全力推动5G应用走向量质齐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方案》聚焦新型消费、生产经营、公共服务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区分成熟应用场景和新业务场景,着力提升个人应用感知度和行业应用融合度,并行推进规模应用和新场景探索。
四个“升级”助力5G全方位赋能
随着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不断加深,5G早已融入生产生活中,为千行百业赋能。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5G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0个,应用案例数累计超10万个,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医疗等行业实现规模复制,其中,更是有一批“先行者”已经“尝鲜”5G-A网络,第一批5G-A智慧工厂已经投产。
《方案》围绕应用、产业、网络、生态等5G应用发展关键要素,提出了“四个升级”:一是通过加速新型消费、生产经营、公共服务等三大类应用提质扩面,持续推动“应用升级”;二是通过提升核心产业、融合技术、应用产业、标准体系、应用安全等五大产业关键环节供给能力,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三是通过强化面向公众和行业的网络服务能力,持续推动“网络升级”;四是通过凝聚地方、企业、平台等主体创新合力,持续推动“生态升级”。
记者了解到,“四个升级”旨在持续增强5G规模应用的产业全链条支撑力、网络全场景服务力和生态多层次协同力,全力推进5G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多方位赋能。
对此,王翠林指出,《方案》的出台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夯实产业升级基础底座。《方案》中明确提出加大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推进5G专用网络建设,聚焦重点领域打造一批5G工厂和园区,全面推进网络服务能力升级,不断满足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
其次,牵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案》提出要强化5G与行业技术融合研发,加速5G与行业融合产品落地,推进5G与行业内网、设备等融合改造及更新。未来与行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技术产品将加快落地,加快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优化升级。
再次,激发产业协同创新活力。《方案》指出要着力强化多层次协同创新,鼓励地方政府打造5G规模应用地方样板,建立龙头引领、梯队协同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模式,全面构建各地方、各行业、各企业协同创新发展格局。
《方案》的提出对于工业企业有何助力?对此,王翠林进一步表示,《方案》的出台为我国工业企业数智转型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和多场景服务能力。
在技术支撑方面,《方案》进一步加强5G行业终端模组、融合装备、解决方案、融合应用标准等发展布局,加快5G行业虚拟专网在工业、能源等领域规模部署,为智能工厂建设奠定坚实物质技术基础。此外,5G规模化应用将带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链条普及应用,协同赋能工业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在应用场景方面,《方案》加快推动电力、矿山等5G应用先导行业重点应用场景率先实现规模应用,面向工业领域新场景新需求,推动5G应用场景创新,以生产经营关键环节规模应用带动全生产线设备和系统智能升级,促进生产管理流程优化调整,显著提升工业企业生产效率。
应用升级推动多方位深度赋能
《方案》提出,应用升级,推动多方位深度赋能:5G带动新型消费扩大升级;5G赋能生产经营提质升级。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所长彭健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在赋能个人消费方面,《方案》提出通过培育新终端、丰富新体验、营造新环境等以5G带动新型消费扩大升级;在赋能垂直行业方面,加强5G与制造业、电力、矿山、油气、农业等垂直行业的融合创新应用,赋能生产经营提质升级;在公共服务方面,强化5G对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卫生健康、文化旅游等领域的赋能,助力公共服务普惠升级。
中关村现代信息消费应用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胡理巨对记者表示,信息消费、数字消费作为新型消费的典型,近年来特别是直播和短视频、短剧消费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线上视听消费、远程办公与云服务、移动智能健身等会员制新型消费异军突起,大空间、元宇宙、游戏科技赋能文商旅等创新业态涌现,无不反映了技术进步对新商业模式的变革与促进,体现了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方案》提出5G带动新型消费扩大升级,一方面是对5G试点成果的肯定,另一方面更是基于5G技术优势,在消费领域推动规模化应用的信心。通过政府引导和行业应用示范,5G技术的低时延、高带宽、多并发能力为数字消费、信息消费的进一步扩大提升筑基护航。”胡理巨认为,扩大5G网络覆盖范围,保障5G网络服务质量,降低5G终端产品价格,放宽5G行业应用准入门槛,是《方案》落地见效的基本条件。只有创新应用能被场景方听到看到体验过,需求才能被转化为业务从而促进消费。
此外,《方案》提出,进一步深化5G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效用。《方案》中表明,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推进“5G+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面向大中小企业深化重点行业领域5G工厂建设,推广一体化、集约化解决方案,打造5G工厂建设标杆。
对此,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时宗胜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在当今数字化转型加速的时代背景下,这一举措为工业领域的变革提供了强大动力。从技术创新角度看,5G技术的高速率、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等特点,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将突破传统工业生产在数据传输、实时控制等方面的瓶颈,为工业生产的智能化、柔性化和精细化创造了可能。例如,在中天互联打造的装备电缆特种电缆智能制造5G工厂就是基于5G网络全连接理念,实施柔性化布局,整个生产运营融入“平台+标识”的产业化创新模式,其中5G实现了设备之间的高效互联互通,让精准的生产调度与协同作业得以达成,从而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从产业升级维度而言,‘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有助于推动传统工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企业能够借助这一契机优化生产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催生诸如远程智能运维、个性化定制生产等新业态,增强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与附加值。这不仅有利于单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能带动整个工业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与整体提升。”时宗胜表示。
多方协同保障《方案》落地见效
尽管我国5G通信网络发展势头迅猛,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题。相关人士表示,当前5G技术应用渗透还不够深入,5G通信上下游企业合作不够紧密,一些偏远地区和特殊场景还缺少稳定的网络覆盖,各个企业之间存在协同合作不足的问题。
如何保障《方案》落地见效?彭健表示,要发挥地方政府主动性,打造5G规模应用地方样板;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培育5G应用创新企业梯队;发挥平台聚合作用,构建5G应用推广平台矩阵,多元主体协同发力,打造5G规模化应用生态升级版。彭健建议,坚持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双轮驱动。加速5G向偏远区域延伸,深化重点场景高质量覆盖,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加大供需对接和优质资源共享复用力度,促进行业供需匹配更加精准、5G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潘峰则认为,要进一步通过创新驱动推进5G能力升级,适配ds足球比分场景差异化能力需求;进一步通过应用牵引实现多技术融通,适用ds足球比分场景数字化转型需求;进一步将5G应用扩散到更大规模的中小企业;进一步将5G应用扩展到ds足球比分场景和更新领域;进一步将5G应用扩大到更大范围的深入合作。
“要推进5G行业、个人应用协同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负责人介绍,面向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动5G应用向智慧海洋、数字体育、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加速拓展,进一步激发5G行业应用赋能潜力;面向个人应用,加速5G新通话、裸眼3D、云手机等应用创新,持续释放信息消费潜能;打造多技术融合的5G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降低5G应用部署门槛、提升5G应用赋能效益;研发推广基于5G技术的“小快轻准”数字化技术产品,更好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基础企业的多元化应用需求。
该负责人表示,《方案》提出四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统筹联动。完善跨部委协同机制,协调推动重点工作;健全部省联动机制,鼓励各地积极出台支持政策。二是优化频谱供给。科学统筹现有频谱资源,依法合规、稳妥有序地通过重耕、共享等方式,持续提升5G频率供给。三是完善要素保障。深化产融合作,鼓励各方加大对5G创新产品和设备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培训,构建多层次人才队伍。四是加强动态监测。将成熟5G规模化应用发展指标纳入信息通信业统计调查制度,持续跟踪5G-A等新技术应用情况,总结5G应用典型案例经验成效,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记者 曹雅丽)